康復之家管理-台灣 COVID-19 疫情下,康家的應對措施

台灣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目前正處於醫療體系正面臨臨界負載狀態。

這時候也更考驗民眾水平,能否自主性待在家裡,不要到處活動。但對特定事業體系而言,沒有辦法因為疫情影響而停止運作,康復之家就是個例子。

因應各縣市鄉鎮公布,停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營業等。而關於雙北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後,公布5/18-5/28必須要遵循以下防疫措施:

  • 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
  • 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 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的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
  • 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 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職場及工作處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下班(如異地、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下班)。
  • 餐飲場所:應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隔板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則採外帶。
  • 婚、喪禮:應落實實聯制、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 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潔消毒。
那康復之家呢?該怎麼辦?


康家面臨的問題

聚集生活風險

還記得,於 5/18 日時,住民出現精神症狀,需要撥打 119 協助就醫,當時消防員是這麼說的:

「你麼這邊這麼多人,怎麼都沒有戴口罩,這樣很危險!」

當下的我,才意識到此問題。
沒錯!這樣多的住民生活在一起,最容易產生群聚感染,一但發生的話,將一發不可收拾。
被消防員點醒後,同時,衍伸出一些潛在問題/風險:

  • 住民了解室內為什麼要戴口罩嗎?
  • 住民知道「如何戴好口罩」嗎?什麼叫做「正確的戴口罩」。
  • 是否知道目前因應 COVID-19 疫情,生活上有什麼變化嗎?


住民回診風險

5/15號開始,台灣 COVID-19 疫情逐漸加重,造成醫護人員人力吃緊情形。也因為疫情關係,醫院變成一個容易染疫的非常高風險區域。

但是,因為住民服藥劑量不足問題,住民必須定期回到醫院進行回診,這樣住民就會暴露在非常高風險區域內,有機率會沾染疫情病菌。
如果是像懶毛這樣衛教不好的住民,口罩不戴好、沒有洗手習慣的住民,回到醫院看診的話,就有更高機率沾染病菌。


外出散步/工作風險

因應公告: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在正常認知的情況下,大多數的民眾/住民都能夠配合,但就有那少數幾位住民,因為「我想去門口吹吹風」、「去抽菸」理由外出後,然後自己到附近散步,和買飲料喝。
外出是盡量減少,但並不會禁止外出。
但以說謊方式,假借吹風、抽菸之名,然後到處散步,特別在疫情戒備期間,此行為存在著高風險。

另一個部分是,住民工作沒有因疫情影響,照常前往上班/工作,此部分也需要注意。


外部人員/家屬來訪

每周例行性課程活動裡,有些課程是屬於室外,如:社區融合活動;或需要外部人員進到康復之家內進行的,如:教會活動。
以及,住民家人來訪的問題,對於新聞接觸頻繁的家屬來說,此問題好解決。

但是,對於高風險家庭 (家屬年事高、無接觸新聞、固執等情形類別家屬),此部分需特別注意。


協助外出行政

每周有例行性‵行政,請住民協助採購、寄信、食物銀行等例行性外出活動。因為疫情影響,讓這些外出行政活動存在著潛在風險。
加上,住民可能對疫情的現實感不足,更容易產生感染風險。


訂購送貨風險

主要針對大宗貨物進貨的風險。
為了保持蔬果的新鮮度,每周會固定送進大量的蔬果,以利午晚餐使用。
但是,從「菜市場」送到康復之家的送貨員及貨物,會進入康家內,這容易形成破口。



建議改善方法

聚集生活風險

短期計畫

  • 訂定規則:只要在公共區域活動時,必須戴好口罩。
  • 使用衛教活動宣導/衛教。調查住民對疫情的現實感;教導如何戴好口罩;相關罰則。

中期計畫

  • 持續監督活動在公共區域的住民,戴好口罩。

長期計畫

  • 在吃早、午、晚餐時候,採梅花座。
  • 將用餐範圍擴大至客廳,避免脫口罩群聚用餐的潛在風險。
  • 晚班工作人員,每天對桌椅進行消毒擦拭作業。

住民回診風險

回診的前提是,住民現況是否有回診的必要性?這是需要先行判斷的。
當然,精神科、心臟內科等重要慢性疾病的藥物沒有時候,還是必須回診。
接下來,就會遇到下一個問題,回診醫院的潛在風險程度問題。
一般來說,因應疫情影響,民眾必會採分流、人數上的控管,所以,在回診前建議先和院方確認,如下:
  • 回診醫院人流控管方式。
  • 該回診科目是否有因疫情異動,例如:上、下午皆有診,改成合併時間看診等。
  • 升級管制後,進出醫院需要注意的事情。
回到改善方法,經過第一層的判斷回診需求後,如果需要回診的話,一定要提醒住民以下注意事項:
  • 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千萬不要脫下口罩。
  • 告知住民:該醫院的潛在風險為何?例如:確診情況、死亡等。
  • 住民按門鈴後,請住民不要直接進入康家,在外等待工作人員使用酒精消毒手部。
  • 回到康家後,立即丟棄去醫院使用的口罩。
  • 請住民回到康家後,立即更換身上所有衣物,或直接洗澡 (特別是頭髮)。 


外出散步/工作風險

依據憲法第10條,人民有居住和遷徒的自由。因此,從康家的角度來說,無法限制住民出入進,但還是有義務告知住民,目前政府 5/18-5/28 必須要遵循以下防疫措施。

另外,關於填寫外出登記簿此事,請不要只填寫「外出」、「買東西」,而是需要填寫目的地,也就是「全家買東西」、「去環球購物中心」等。

這樣如果附近發現確診足跡時,能夠更快速比對住民的出入情形。
還到康家,要求洗手清洗。

關於工作,回到康家後,要求住民立即洗手清洗。


外部人員/家屬來訪

目前因應政策,大多數的家屬都會自主性地延後來訪時間,還是有特定家屬會來訪,來訪原因可能是送物資給住民、看看住民現況等。

建議家屬到達前,可以先電話聯絡,亦或是在門外等候住民出來會面。總之,就是要保持一個大原則:

盡量不要讓家屬/外訪人員直接進入康家內,除非有必要性。


協助外出行政

此風險相較其他問題,比較能容易控管。

首先,請列出一周內相關的外出行政活動也那些?然後,判斷此外出行政活動的必要性。
假設,必要性極高,請工作人員認領工作;必要性低 (替代性高) ,警戒期間暫停作業。

訂購送貨風險

訂購送貨的原則,基本上和家屬/外部來訪一樣,請填寫訪客資訊後,將進貨商品放在門口 (在監視器可照範圍內)。等待人員離去後,才出門確認商品和點收 ( 在監視器底下完成)。

如果是需要立即付款的情形的話,清點訂貨商品時,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並且,現金不要直接交到對方手上,而是放在桌上後,請對方拿取點收,會這樣做主要目的是降低來自菜市場或多點送貨大哥的潛在風險。

其他

目前疫情影響,除了住民的現況掌握之外,要確認相關防疫庫存是否足夠。

  • 康復之家:酒精量、環境消毒劑(次氯酸水)數量、公用口罩量。
  • 住  民:口罩庫存量。

另外,是否要增加體溫測量的次數,這是各個康復之家可以考慮的要點,如:原本一天二次,改成一天三次等。

重新審視一周內課程活動,以及非住民協助之行政工作的必要性和替代性。如:

  • 每周如何買水餃 (午晚餐用)?
  • 早餐吐司如何挑整採購?
  • 外出課程的調整為何?
  • 是否需要減少外部兼職人員來訪次數?等問題。


結 論

康復之家與工作人員能做的,只有將疫情影響的風險盡可能降低,但無法保證沒有入侵的危險。
同時,各工作人員也非常努力地維持康復之家住民的生命/健康案全。
竭盡所能,盡力而為就好,不要讓自己累倒。
當然,以上方法正在嘗試,如果有更好方法的話,非常歡迎分享。Thx。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管生活-專任管理員的一天

專任管理員生活-康復之家, 排藥訓練的問題

康復之家管理-康復之家的住民難道不能生氣嗎? 表現情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