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住民衝突 - 公器私用的結果, 被當作義務 理所當然

圖片
今天康復之家內發生一些事情,令我非常不開心,覺得為什麼住民可以說出這麼不負責任的話語。 公器私用的結果 今天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住民,稱為「懶毛」好了。 懶毛是一個滿臉鬍子,生活習慣極差,房間因為個人衛生習慣,常引來許多蟑螂。今天,想拿工用的椅子到房間使用,被制止,然後就反彈生氣了。以下是我處理方式: 「我不能拿椅子到房間用嗎?」 「你為什麼要拿椅子到房間使用?」愛偷懶老師 「我要打電腦」懶毛 「所以,你覺得你要打電腦,就可以拿公用的椅子到房間用?」 「拿麼多的椅子,拿一張又不會怎麼樣。」 「可是,這是公用的椅子耶!公用歸公用,你私人請自己買,何況,房間不是有個椅子給你用嗎?」 「那不好坐」 「即便你這樣覺得,如果每個人都和你一樣,覺得可以拿椅子到房間用,這樣餐廳不就沒有椅子坐了。」 「我要找主任,我要找主任。」懶毛覺得找主任會有幫助。 「如果你覺得找主任有用,就去找阿」心平氣和地說 「X您娘,閉嘴!!」 直接回話。 當下的我,整個暴怒!! 我已經多久沒有被人這樣罵了。這樣的嘲諷,直接踩在我的自尊上,當下的我,其實很想直接回話「你有種再說一次,試試看!」 但當下又覺得,他們是病人,是有精神疾病的個案。當下的我,選擇不理會,將自己的情緒先擱置。 而結果呢?就如同我剛開始的態度一樣,不能使用公用椅子私用。(廢話,當然不行) 事後,懶毛還是一直盧,我採取的態度是「不理會,無視這個人」。 一部分是因為直接對我罵髒話,令我非常不爽;一部分是懶毛必須自己面對問題。不管沒交月費、還是沒有錢可用問題等。 現在呢?我決定接下來,僅公事公辦,不夾帶任何人情來對待懶毛。 因為,我意識到一件事情,懶毛對於任何人幫助他、給予方便,都被當作是 理所當然、義務的 。 既然,懶毛覺得是這樣態度,我同時決定,也採此態度。 結 論 對於住民的態度,我還在學習調適;或是需要開啟工作「自動模式」,不要放心力對待住民們。 抑或是,不理會這樣子的住民,畢竟我沒有必要為了 95 % 的住民,影響自我內心狀態。 這是擔任「專任管理員」會遇到的事情。給要從事此行業的讀者參考。

專任管理員生活-康復之家, 排藥訓練的問題

圖片
一、前言 每周住民的團體活動裡,有一天會有專門護理師帶團體活動,上午是排藥訓練;下午是衛教活動。下午活動不多贅述。 主要想要討論的是上午的「排藥訓練」。這幾個月觀察下來,關於目前的排藥活動,個人覺得其實可以更有活動價值上的體現/更多的評估指標。 二、什麼是排藥訓練 什麼是排藥訓練?排藥訓練是要讓住民能夠排好未來一整周必須要吃的藥物(一般藥物、精神性藥物)。現場會有整包藥袋、一周藥盒、切片器、鑷子等器具。 三、為什麼要排藥訓練 排藥訓練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住民能讀懂藥袋上的「藥物名稱」、「數量」、「副作用」等等,藉此更了解自己的用藥狀況。當然,一定會遇到因為先天視力問題,需要他人協助排藥的情況,此時只需要其他老師協助就可以解決。 四、如何進行排藥 基本上,排藥訓練是大家同時進行的。團體中大概會出現三種類型的群體: 不用檢查群體:意旨自我排藥狀況良好,能夠自我檢查確認,不用工作人員複檢。 偶爾排錯群體:意旨排要狀況雖然良好,認為自己藥排的是對的,不會自我檢查。 經常錯誤群體:雖然能夠自己排藥,不懂得如何自我檢查,抽查結果往往不好。 上述的群體中,還有一種群體的住民,就是不會排藥的住民。這樣住民不管是閱讀藥袋上的資訊、或是精神藥丸都不太了解。這就必須透過護理師教導才行。 五、排藥現況 目前康家內排藥狀況算穩定,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 但仍存在一些 可以更好的地方: 目前各工作人員不清楚住民的排藥情形或實際狀況,無法更全面性的評估住民狀態。 無法更數據化地評估住民排藥的進步程度,並給予適時鼓勵。 當住民第一次排藥時,沒有方法可以更全面性了解住民對藥物訓練的認識程度。 透過護理師現場更改住民藥劑量時,沒有管道和方法讓其他工作人員知情。 排藥訓練也許可以怎麼做 針對以上的問題,可以定義 「個別排藥訓練的歷程」 。 意思是,一個住民從「不會排藥」階段,成長至「不用工作人員檢查排藥情況」階段,需要經歷的那些階段,如果定義好這些階段、歷程的話,對一個住民的 評估和追蹤 都會有很大幫助。 因此,住民在開始排藥之前,可以先評估住民: 是否有足夠的手、眼協調能力 是否能閱讀藥袋上的文字 是否了解藥盒上文字與位置 是否了解藥袋上的資訊(數量、顏色、副作用等) 是否能夠依照藥袋資訊,判斷相對應數量 排列藥盒的正確性。建議使用「錯誤顆數」來定義: 錯誤顆數 評

專任管理員生活 - 叫醒住民上學/上班, 是一門學問

圖片
前 言 在之前提到 「機構內工作訓練」 的方法,當然會有「機構外的工作訓練」,顧名思義,就是在康復之家外, 進行 庇護/非庇護 進行 工作/學習 的意思 。庇護工作,在此先不說贅述。 關於機構外的工作訓練,個人認為,不一定單指工作,而是必須 依照單一住民所要達到復健目標的目的性,作為判斷依據及定義標準 ,只是大多數的工作外訓練,是指外出工作。 目前在康家工作的期間,有二名住民需要叫他們起床;一名住民不需要,關於前者: 大嘴巴: 從事服務業清潔工作,需要每天在捷運開始營運時,叫她起床。 愛哭鬼: 剛成年的年紀,但仍在加油,想將國中讀完,都需要在九點前叫起床。 為什麼要叫起床 關於這一點,我其實不太了解。 因為康復之家能夠協助「機構外的工作訓練」,但這個訓練是叫做「協助、幫助」,而非負責,如果要改善,必須要找到互相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但是,我很清楚,這是一個長期性的改善計畫。有趣的事情是,這個改善計畫會因為各位晚班老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也是必須在會議上提出來討論的。最終,我們協議了方法。 他們無法自己起床? 沒錯。據我了解,部分精神科藥物, 副作用具有容易頭暈、嗜睡等副作用 ,這容易讓服藥住民睡得更深層,也更難叫起床。 以及,沒有規律地睡眠時間。當生理時鐘們失去規律時,睡眠時間就會大亂,導致沒有辦法準時上班,精神藥物服用者更是顯著影響。 所以,可以控制的方法是: 規律作息。 讓身體習慣生理時鐘,固定睡眠時間。 當沒有辦法維持生理時鐘時,就沒有辦法準時起床,大嘴巴就是這樣子一個住民。 過去 如何叫醒起床 目前,僅有二位需要叫它們起床, 一個是大嘴巴;一個是愛哭鬼。 大嘴巴: 早上需要在六點時,叫她起床,而每一次叫醒他都是個艱難的任務。 他是一位 有起床氣 的住民,每一次叫他起床,總會受到他那欠他二五八萬似的脾氣。 拍他肩膀叫他起床早已不足夠,已經進階到需要拉開棉被,叫著他們名字,並且告訴他「現在幾點」,而他總是醒坐在床邊,事隔十分鐘發現,他回到床上睡回籠覺。每一次叫醒他起床都是個惱人的工作。 愛哭鬼: 叫醒大嘴巴時,大嘴巴會有反應上的回饋,但是愛哭鬼正好相反,是連醒來的跡象都沒有,有時真讓工作老師不知如何是好。 愛哭鬼是必須完成義務性教育的成年女性,所以每天必須要在九點前起床,九點半前出發上學。這短短的 30 分鐘過程,另每一個老師都搞得一個頭二的大。以我為例: 九點

專任管理員管理 -「機構內工作訓練」也可以這樣做

圖片
  住民/個案在進入康復之家生活,都會有一個復健目標,這個 復健計畫是一個滾動式/漸進式的復健目標 ,意思是說,為了達到回歸社會且能夠獨立生活此最終目標,在執行過程中, 會設定多個小目標,幫助住民更有目標性地完成獨立生活這個目的。 每個人的階段性目標都不一樣,其中包括 「機構內工作訓練」 這個目標。 什麼是「機構內工作訓練」 個人定義: 除了個人自我照顧工作外,住民生活在團體中,為了促使群體生活更舒適,而所進行的必要性/非必要性之勞動活動和訓練。 說白話些,「機構內工作訓練」就是生活在康復之家內,執行群體生活所必要之勞動,都可以叫做「機構內工作訓練」。如:公共區域的清潔打掃、晚餐洗碗等等。 為什麼要有「機構內工作訓練」這麼訓練目標 ? 這需要回歸到該住民的復健計畫的最終目標的評估。每個住民對於機構內工作訓練的目的性都有些差異, 有些住民為了能夠身任機構外的工作,需先從機構內工作訓練開始練習; 有些住民為了訓練服從團體生活規則,需透過每天值日生安排練習; 有些住民是為了專注力、毅力訓練; 以些是為了融入團體生活,而配合團體一起活動,等等。 「機構內工作訓練」只是一種訓練手段 ,最主要還是要取決於選擇此訓練的目的為何?會依照目的性的不同,也會影響「機構內工作訓練」的安排方式。 機構內工作訓練包含 前文提到,機構內的工作訓練涵蓋範圍非常廣,種類也繁多,如果用環境區分,可分為:客廳、餐廳、廚房、男女廁、殘障廁所、陽台等地方。 下圖是依照工作區域區分的工作項目。 區域 設備 工作項目 客廳 餐桌、椅子、地板、垃圾桶 掃地、拖地、擦桌子、倒垃圾 餐廳 餐桌、椅子、地板、廚餘桶 掃地、拖地、擦桌子、丟廚餘 廚房 煮飯電鍋、烹飪設備 洗米煮飯、煮菜、洗碗、拖地 男女廁、殘障廁所 馬桶、地板 刷馬桶、拖地板 陽台 地板 掃地、拖地 玄關外 鞋櫃、地板 拖地、將鞋擺

專任管理員管理-住民可以是共同體, 復健計畫執行

圖片
 

專管生活-新個案入住, 專管員協助融入團體-小愛篇

圖片
記上一篇 貴乃花篇 後,接下來就要介紹 小愛 。 小愛是一位非常年輕,只有國中年紀的新個案, 是第一次住康復之家 。 加上, 小愛與其他人年紀相差甚大,溝通上很容易出現代溝問題 ,因此,如果要好好領著這涉世未深的小貓咪,快速融入康家生活的話,一定需要一位類似 「生活輔導老師」 的角色,如果是室友的話更好。值得慶幸的是,小愛的室友中,就有這樣一位人選 「天竺鼠姊姊」 。 天竺鼠生性是一位活潑開朗,樂於幫助他人的住民。在我與她交手的過程中,只要能坐下來好好溝通的話,往往都能順利達到目標。這一次,想將〝輔導小愛更快融入康家生活〞這個大任務,交給天竺鼠姊姊。 而我,做到了。 😁😁😁 小愛的身高不足,在眾多女性住民中,身高是最矮的那位,很多事情也因為這樣受限了,使用洗衣機就是一個例子。 洗衣機是直立圓筒式洗衣機,為了方便清洗機器下的地板,架高了洗衣機高度,這架高的高度,更讓小愛伸手沒有辦法伸手拿取洗好的衣物,而且小愛對於洗衣機的使用,也完全不清楚。 剛開始入住的第二天,就遇到有些棘手的問題,真不知道以後還會遇到什麼生活問題。 不過,我馬上想到和上次解決貴乃花一樣的辦法,就是讓她快速認識室友,並且 請室友擔任她的生活輔導老師。 敲門進入小愛的房間,看到天竺鼠姊在躺床,於是......。 👨 愛偷懶老師;🙍 天竺鼠姊 👨: 天竺鼠姊,我找你,想請你幫忙。 天竺鼠姊一臉睡眼矇矓,不知有個重責大任要交給她。 👨: 你認識這名室友嗎?你們有互相打過招互了嗎? 他們兩人非常有默契地說聲,沒有。 (畢竟才住2天而已,如果小愛和天竺鼠姊能很快就熟識的話,代表他們社交能力無太大問題。) 👨: 小愛,請你自我介紹一下,讓天竺鼠姊更認識妳。天竺鼠姊等也請你自我介紹,讓小愛認識。 雙方有說有笑地,互相介紹自己。 👨: 天竺鼠姊,因為洗衣機有架高,內部有些深,加上小愛身高不高,其實沒有辦法拿到裡面洗好的衣服,所以我想請你幫忙,教小愛怎麼使用洗衣機,然後如果你有空的話,請幫小愛將洗好衣物從洗衣機中拿出來。 🙍: 好,我可以喔!! 沒問題的,小愛我們等一下一起去陽台,我教妳如何使用洗衣機。 👨: 我要提醒一下,如果天竺鼠姊你有任何不方便的時候,請記得要說,我會尊重妳的決定。我就會請小愛去找下一個住民協助她。 🙍: 好,我知道了。我如果沒空,我會和小愛說,OK的。 就這樣,小愛和天竺

專管生活-新個案入住, 專管員協助融入團體-貴乃花篇

圖片
  最近的康家,流動率突然增加許多,一些人因為家庭因素選擇回家;一些人在康家惹眾,無法待在康家,選擇在外租屋 (我猜只能撐2-3個月);然後也有新入住的住民。 這一次我想談的事情是,當新住民入住時,專任管理員可以觀察、或協助溝通的事情。 這一星期有二個新住民進入康家內,一個是貴乃花;一個是小愛。 貴乃花 ,個性沉默寡言,不擅與人交際的一名女住民,平時有躺床習慣,且不會主動團體活動,如果叫他參加的話,還是會參與,但動作和活動力明顯不足。 小愛,讓人有種嬌弱矮小的感覺。經評估,他經常因會想博取他人關注,假裝受傷、不舒服,來讓人照顧她,這一點專管員需要特別注意。在小愛的心理狀態上,可能是因為剛入住,而且第一次住康家,對於身旁的人事物感到陌生,且從她的言語舉止上裡,些微透露出害怕的味道。 新入住的二位,有個別的優缺點,也有個別突破心防的點。接下來,我來和各位讀者說明,他們入住後,我做了什麼事情: 貴乃花第一次見面 貴乃花是在我休假時候,入住康家。直到「家務整理」時候,我們才第一次見面。我從她身上閱讀出一種孤僻、怕生、很少大笑的氣息,因此,當進行家務整理時,我除了做自我介紹外,我還做了其他事情: 我💂 ; 貴乃花🙋 💂:你好,我是太偷懶老師(我伸出手,意圖握手,表達善意) 🙋:你好,愛偷懶老師 。我是貴乃花......。 聽完貴乃花自介後,我繼續說著。 💂:因為現在是「家務整理」時間,在說明家務整理之前,我請你的室友和你說明。你和你室友打過招呼了嗎? 💂:美麗姊,請你回到房間一下。(貴乃花回應沒有後,我接著說) 美麗姊緩慢走來,問著什麼事情。 💂:美麗姊,這是你們的新室友,我想妳們還沒有正式打過招呼吧,請你和她自我介紹。 於是美麗姊開始如參加演講比賽般地自我介紹......。 💂:貴乃花,請你和美麗姊自我介紹。(我是半強迫貴乃花與他人說話,從自我介紹開始) 🙋:我是貴乃花 ......。 💂:美麗姊,請你和貴乃花介紹家務整理重點項目,還有你的經驗。 於是,美麗姊開始就和貴乃花說明,關於家務整理內容。 我持續觀察著貴乃花的態度、眼神、肢體語言後發現,貴乃花時不時閃避對眼,有些不敢直看著美麗姊,但對工作人員與老師卻又不會,這可能是我之後需要觀察的項目之一。 💂:美麗姊你說的很好。貴乃花你有任何問題想問的嗎? (對於生性寡言的貴乃花,此時沒有提出任何疑問)

專管生活-復健計畫之前,住民應該注意什麼

圖片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熟悉康家內部的營運流程。 穩定執行康家內所有工作任務。最近我在用「稽核腦袋」思考,從康家角度來管理住民,什麼事情對住民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且這也對人員管理上有重大幫助。 住民在康家的生活,在執行復健計畫之前,會經歷過一串生活調適,在這調整的過程中,和專任管理員及主任息息相關。 問題來了,這些生活上的調適一定有先後順序,剛開始應該先注意什麼?我自己認為,任何住民都得完成這三點,才能進入復健計畫階段。 規律服藥 如果病情要穩定受到控制,那就得先規律服藥。要在正確的時間點,到辦公室前服用精神用藥,如: 中午12點整、18點整時。 之前有個住民經常性地躺床睡覺,需要工作人員去叫起床,才會起床服用。像這樣有類似問題的住民,就得特別注意服藥的規律性。 另外,有些住民會回家或外宿過夜,這時候專管人員能做的事情:請住民填寫「外出單」或「外宿單」。而且,一定要將足夠的藥條,且在 監視器能拍到的範圍下,交給住民 。 回診穩定 回診這件事情,對大多數的住民是非常簡單的,比較有狀況的是,該住民沒有辦法教長時間外出回診,只能依靠其他住民依據回診時間到醫院拿藥僅此。 回診這件事情,和剩餘的精神藥物是有關係的。沒有回診就沒有新的藥物吃和控制。 我有個實際案例: 過去,有位住民叫做三日姊,他平時幾乎不和人交際,連回診日期必須他人提醒才會記得。 有次,當天他需要回診,所以早上領 200 元零用金作為回診費。 結果,當天回來後,向他拿藥袋等文件時發現異樣,三日姊直接回應說: 沒有回診,然後就回到房間了。第二天,再次要求三日姊回診,並給他回診費,結果!!!! 結果!!!!! 又沒有回診了。 所以,對康家來說,住民能夠穩定且順利回診, 是非常重要的。 規律作息 影像層面可以分為二部分, 住民本身;康家管理。 住民服用藥物,無疑會影響住民生活,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甚至,直接影響該住民的人際溝通機會和復健計畫。 對康家來說,作息顛倒導致無法參加團體活動,甚至在半夜晚班工作時,不斷在客廳走動,時不時來找晚班老師抱怨,直接影響工作環境。 有一個案例,一位男性住民,平常生活作息半正常,但時不時就會在半夜2點時後起床,到廁所洗澡。這個洗澡聲直接吵到隔壁房的住民,引起不小的公憤。同樣的住民,在半夜3點半起床要到客廳念聖經,但是,此時為熄燈時間,只能強迫住民回到房間休息躺床。 當然,這只是我目前所認知的冰

專管生活-專任管理員的一天

圖片
  從去年底開始工作到現在,約足將近半年時間,相關的工作流程 & 作業模式已經非常清楚。 俗話說的好: 到一個職場工作,得先弄清楚職場生存規則 在康復之家也是如此 以上是人力銀行查找的工作內容(上圖),我嚐試透過上圖來解釋「專任管理員」的工作職責有哪些,但發現非常困難。 因此,我會告訴各位讀者, 我大腦中「專任管理員」的工作職掌,一整天都在做什麼 ? 以下會用 時間 作為基礎,來介紹: 05 : 30 準備早餐 住民的早餐應康家而異,有些康家會選擇自己準備;抑或是叫外面早餐店。 自 己 準 備:果醬抹吐司、切塊麵包、蔥花蛋、紅綠豆湯、牛奶可可、水果等。 早餐店食品:三明治、蛋餅、烤土司等。 07 : 00 廣播 & 住民吃早餐 準時廣播,通知各位住民如需要的話,可以到餐廳進行用餐。 吃早餐時候,我會嚐試讓住民自主裝湯或飲料,以及 用「夾子」自行夾麵包來吃。 過去因有特定住民上完廁所都不洗手,因此開始禁止用徒手拿取公共食物。 07 : 30 吃早餐藥 準時於 07 : 30 廣播,提醒住民在規定時間時,到辦公室前來服藥。 請住民到辦公室前來服藥的原因是要確認, 住民確實有將藥物吃下肚去,而非吐掉。 08 : 00 開始提供領錢服務 有些住民的財務管理觀念非常差,只要有錢就會去買炸物、飲料等口腹食物。 因此,於 08 : 00 - 08 : 10 期間,會讓住民在辦公室前領指定金額作為零用金。這同時,培養住民服從現有規定。 領錢服務是不會廣播的。 09 : 00 交接班 與其他人交接班。 交接班的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交班人員會 09 : 00 準時到。如果 09 : 00 才開始交接班的話,約莫會花 15 分鐘左右,下班時候可能就會是 09 : 20 分左右。 當然,如果交班人員提早到,晚班人員就可以在 09 : 00 分準時下班。 關於交接班相關文章,可參考如下:   專管生活-交接事項這件小事 09 : 00 讀報 & 跳早操 住民會自動拿取每天的報紙到餐廳,然後自動地開始念出報紙上的內容,這主要目的是幫助住民有「現實感」,了解現在的社會發生什麼事情。 讀完早報後,會打開電視,所有住民一起跳早上跳操。與其說跳操,不如說是帶動跳。比較常跳的是手指舞、你是我的花朵、海草舞等等。 09 : 30 早上團體活動 每天有 2 個時間有團體活動,其一是早上

專管生活-康家的2種管理&3種等級

圖片
在康家工作一段時間了。發現了一個在非太多管理經驗的主管常會疏忽的管理問題。 這個管理問題,令我非常不爽。💢💢💢 個人對管理的區分,可分為「實務管理」、「行政管理」這兩大項。在執行層面上,又可以分為「策略」、「戰術」、「執行」三個層級。 實務管理 顧名思義,就是在第一線面對住民的應對方式,直接會影響執行計畫的發展方向,如: 執行團體課程、衛教宣導等。 行政管理 在營運康家時,外部單位來訪/來函,以及一些相關行政作業等,需要一個人來應付這些文書作業,通常這個人會是「主任」。換言之,較長時間和住民/病友接觸的人將會是「專任管理員」。因此,在任務分工,就得做得更確實和清楚(Job Description)。 大概說完,接下來說明「策略」、「戰術」、「執行」的差別。以下會用戰場來做譬喻。 策略 主要是擬定管理方向的發展方向,讓康家員工間有共識,一同完成的目標終點。 戰爭為例:戰場上,指揮官決定要從進攻的路線,和判斷整體戰場的走勢,幫助國家獲得最終勝利。 康家為例:主任必須與員工討論出每個住民的復健計畫方向,希望定期內所能達到的目標為何,並給予適當方向等。 戰術 當決定好管理發展方向後,接下來,就要決定如何達到這個共同目標的方法。 戰爭為例:當決定好進攻路線後,戰場上有時候會到一些阻礙,現場要決定如何通過阻礙,來達到繼續前進的策略物標。 康家為例:當決定好住民的復健計畫目標後,接下來就是如何推動此復健計畫,因為復健計畫是康家單方面決定的目標,而非雙方共同討論。 因此專任管理員必須和住民討論並決定共同的復健計畫內容。而且這個計畫還必須符合當初決定的策略目標。 執行 執行當下的現場被賦予任務,完成被交辦的目標。 用戰爭為例:執行現場的戰術任務,第一線衝鋒殺陣的人。通常都是士兵們。 康家為例:這個執行者通常是專任管理員。每天要督導住民,是否有依照當初的復健計畫執行。 需要補充的是,實行實務管理時,有時候必須和主任溝通戰術的方針,這樣才能更能有效達到復健計畫的執行。

專管生活-住民可以是共同體

圖片
  這個清明連假,我一直都在上班,這是擔任康家「專任管理員」工作的 機會成本的結果 。 這一次我想分享一個 很有趣的管理方式 。 相較於一般統一的管理方式,這個方式個人覺得更能有效提高住民對於復健計畫和任務執行的服從意願性。我會用實際例子和讀者解釋。 住民可以是共同體。 康家中,同寢室的室友會比其他房間的同儕,更容易熟悉彼此,如果加上兩個人的個性、行為模式都很像的話,很容易變成好朋友。「Monkey」和「Ston」就是如此。 Monkey 是一個沉默寡言,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重點是 Monkey 不怕冷。即便是室內溫度到 24 度以下,就是不穿外套,著穿著沾染口水的灰色 T-Shirt。 Ston,這個人不論是活動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優於 Monkey,但對於任務執行,總是愛刻意減少訓練量,偷懶等行為。 這兩個人在任務執行時,都差不多被動。 所以,何不將將 2 人的任務,都綁在一起做呢?於是,開始執行這個 「綁訂計畫」 。 規律服藥 Monkey 是個會準時來排隊服藥的住民。但   Ston  就是完全相反。 於是,當 Monkey 來吃藥的時候,我會多問一句,「Ston 咧?叫 Ston 來吃藥。」 這時候,Monkey 就會吃完藥後,回到房間叫 Ston 出來吃藥,每次 Ston 都能順利完成服藥。屢試不爽。 復健計畫執行 因為他們都太瘦,肌肉量不足,很愛躺床。因此他們的復健計畫是「健走」。 如果單一人執行健走的話,住民的命令順從性和執行力意願會不足。 所以,我將兩人綁在一起,一起執行健走計畫。換言之,就是一人走前面,一人跟其後,這樣能確保: 住民順利執行復健計畫; 增加健走執行意願性 團體活動參與 因為經常是將兩個人綁在一起,兩人似乎也沒有反彈。所以現在,除了復健計畫外,團體活動時,我也會將兩人綁在一起。如:廚藝團體。 廚藝團體的主要目的,是訓練住民手部肌肉,體會每一道菜烹飪的辛苦。 Ston 最討厭的就是切菜工作,每次老師問他,每次都被立馬拒絕。但,這一次的結果不一樣了。 這一次要讓 Ston  和  Monkey  進行切雞肉 。 「我想請你們練習切雞肉」我問   (兩人沒有反應看著我) 「Monkey、Ston 你們一個切一片雞肉,OK 嗎?」我面對著兩人問,Ston 頓時不知所措,但是... 「可以。」Monkey 簡潔有力的回答我 當下我發現 Ston

住民衝突 - 先罵人的要道歉

圖片
這個清明連假,我需要全部上班。非常無奈。(4月休最少;晚班最多;工時超過約定工時) 這一次的衝突,來自於江鴻的語言挑釁。讓阿胖大罵、噴口水、粗話連篇。 關於江鴻的文章,可以參考以下: >> 住民衝突 - 誰該煮素食的衝突 << 住民衝突 - 先罵人的要道歉 這一次的衝突,主要訴求的重點不是在衝突本身,而是衝突發生之後,專管老師如何應對。 故事開始吧!!! 時間是熄燈前的30分鐘,在餐廳突然傳來一陣大聲叫囂,我抬頭發現,可惡!! 這次的衝突其中,包含的「江鴻」。看來,這個晚班我沒有辦法安全下莊了。不過,因為這一次的衝突,也給江鴻一個很大的教訓。 阿胖和江鴻二人,是康家內較難管理的人物,難管理是指對復健計畫的服從性不足、很喜歡以前的事情、覺得都是別人的錯、罵粗俗的話等等。 阿胖正在餐桌上吃著剛泡好的泡麵,此時,江鴻走進阿胖,直接說道: 「你在吃屎嗎?」 「你說什麼? 我沒聽清楚,你說什麼?」阿胖狐疑地說 「你是在吃屎嗎? 哈哈」江鴻更大聲,帶有嘲諷意味地說 「你說什麼? 有種你在說一次」瞪大著眼,語氣開始帶些憤怒。 「你是在吃屎嗎?」 「他媽的,你叫什麼叫阿,我不理你,你就可以這樣挑釁嗎?」阿胖非常憤怒地說 開始互相謾罵,你媽的,我媽的,他媽的.......無限迴圈。 眼看當下衝突已經點燃,我能做的事情,先將他們分開。而我區隔的方式是,讓阿胖回到自己房間,江鴻讓他進入辦公室,關上門,開始質問江鴻: 「為什麼會產生衝突?」 「因為她罵我,罵我媽」江鴻回應。 「他罵你,什麼時候罵的?」 「昨天」 「我在問得是剛剛的事情,剛才的衝突是怎麼開始的?」 江鴻開始沉默不說話。 從他這個態度,我心裡大概有個底了。於是我接著問: 「剛剛的衝突,是怎麼發生的?是有人罵人嗎?或是有人做了什麼事情?或是其他...」 「剛剛我看他在吃泡麵,就走過去和他說: 你在吃屎嗎?」江鴻小聲地說 「你為什麼要這樣對他說,他剛剛有先對你做什麼事情嗎?」平撫自己情緒,接著問 「他昨天就有罵我,所以我就想罵他。」江鴻理直氣壯地說 「我在和你討論剛剛發生的衝突,昨天的事情,他罵你,你也有罵他,扯平了」回應住民說 「所以,阿胖剛剛在吃泡麵,你就走到他面前,和他說:你在吃屎嗎?這句話。」我接著問 「對,是我罵他,所以讓他生氣的」 看來,「單方面」的真相釐清了。 因為目前的衝突尚未解除,今晚我先

專管生活-與住民間的溝通方式 (一)

圖片
  目前在康復之家上班,已經滿 5 個月了,漸漸開始熟悉如何和住民「有效溝通」。 回憶起剛開始,對待每個人都是好生好氣,非常溫柔地對談,每次都會認真聽他們說話已表示尊重,但三番二次之後,開始對這樣子的溝通行為感到厭煩,原因在於同樣的話題不斷應答,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這對於工作效率魔人地我來說,是個惡性循環。 於是,經過觀察住民之間的溝通方式,找到住民對於衝突、訊息的理解模式後,開始第一次「實驗」。 剛開始,住民對於問題的理解,其實和一般人一樣,如果是問封閉式問題的話, 只會侷限在於「對」、「沒有」、「是」、「我沒做」這種回答。 因此,在問住民問題時候,必須採取開放式的問題來詢問,如: 封閉式:值日生做了沒有? 開放式:值日生做得如何? 封閉式:你剛剛有沒有罵人? 開放式:你剛剛被罵嗎?你做了什麼反映?  目前在康復之家上班,已經滿 5 個月了,漸漸開始熟悉如何和住民 「有效溝通」 。 回憶起剛開始,對待每個人都是好生好氣,非常溫柔地對談,每次都會認真聽他們說話已表示尊重,但三番二次之後,開始對這樣子的溝通行為感到厭煩,原因在於同樣的話題不斷應答,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這對於工作效率魔人地我來說,是個惡性循環。 於是,經過觀察住民之間的溝通方式,找到住民對於衝突、訊息的理解模式後,開始第一次「實驗」。 剛開始,住民對於問題的理解,其實和一般人一樣, 如果是問封閉式問題的話,只會侷限在於「對」、「沒有」、「是」、「我沒做」這種回答。 因此,在問住民問題時候, 必須採取開放式的問題來詢問 ,如: 封閉式:值日生做了沒有? 開放式:值日生做得如何? 封閉式:你剛剛有沒有罵人? 開放式:你剛剛被罵嗎? 後來你做了什麼? 這是我在與住民溝通的第一步, 『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語言』 。 當住民說到一個段落後,我會用「為什麼?」、「原因是?」、「結果如何?」的字眼反問住民,間接的刺激住民思考。舉例如下: 👦老師:你剛剛被罵嗎?你後來做了什麼? 👶住民:他剛剛罵我,所以我也要罵他。 👦老師:那他罵你的原因是什麼? 👶住民:因為他說我家人壞話。 👦老師:他為什麼要說你家人壞話。 👶住民:因為我一直看著他吃泡麵。 👦老師:你看著牠吃泡麵的原因是? 👶住民:因為感覺很好吃。 大概像這樣子,針對一個問題的源頭,會慢慢發現這一次衝突的導火線在哪裡。 當然,如果是單一人的衝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