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管理員生活 - 叫醒住民上學/上班, 是一門學問
前 言
在之前提到「機構內工作訓練」的方法,當然會有「機構外的工作訓練」,顧名思義,就是在康復之家外,進行 庇護/非庇護 進行 工作/學習 的意思。庇護工作,在此先不說贅述。
關於機構外的工作訓練,個人認為,不一定單指工作,而是必須依照單一住民所要達到復健目標的目的性,作為判斷依據及定義標準,只是大多數的工作外訓練,是指外出工作。
目前在康家工作的期間,有二名住民需要叫他們起床;一名住民不需要,關於前者:
- 大嘴巴:從事服務業清潔工作,需要每天在捷運開始營運時,叫她起床。
- 愛哭鬼:剛成年的年紀,但仍在加油,想將國中讀完,都需要在九點前叫起床。
為什麼要叫起床
關於這一點,我其實不太了解。
因為康復之家能夠協助「機構外的工作訓練」,但這個訓練是叫做「協助、幫助」,而非負責,如果要改善,必須要找到互相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但是,我很清楚,這是一個長期性的改善計畫。有趣的事情是,這個改善計畫會因為各位晚班老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也是必須在會議上提出來討論的。最終,我們協議了方法。
他們無法自己起床?
沒錯。據我了解,部分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具有容易頭暈、嗜睡等副作用,這容易讓服藥住民睡得更深層,也更難叫起床。
以及,沒有規律地睡眠時間。當生理時鐘們失去規律時,睡眠時間就會大亂,導致沒有辦法準時上班,精神藥物服用者更是顯著影響。
所以,可以控制的方法是:規律作息。讓身體習慣生理時鐘,固定睡眠時間。
當沒有辦法維持生理時鐘時,就沒有辦法準時起床,大嘴巴就是這樣子一個住民。
過去 如何叫醒起床
目前,僅有二位需要叫它們起床,一個是大嘴巴;一個是愛哭鬼。
大嘴巴:
早上需要在六點時,叫她起床,而每一次叫醒他都是個艱難的任務。
他是一位有起床氣的住民,每一次叫他起床,總會受到他那欠他二五八萬似的脾氣。
拍他肩膀叫他起床早已不足夠,已經進階到需要拉開棉被,叫著他們名字,並且告訴他「現在幾點」,而他總是醒坐在床邊,事隔十分鐘發現,他回到床上睡回籠覺。每一次叫醒他起床都是個惱人的工作。
愛哭鬼:
叫醒大嘴巴時,大嘴巴會有反應上的回饋,但是愛哭鬼正好相反,是連醒來的跡象都沒有,有時真讓工作老師不知如何是好。
愛哭鬼是必須完成義務性教育的成年女性,所以每天必須要在九點前起床,九點半前出發上學。這短短的 30 分鐘過程,另每一個老師都搞得一個頭二的大。以我為例:
九點叫愛哭鬼起床。接下來拉掉他的棉被,拍著他的肩膀,叫著他的名字,「愛哭鬼起床了,早上九點了,起床吃藥然後上學」我反覆這樣說著。但是!但是!他沒有任何反應,當下以為是昏迷嗎?事實是,這樣的叫愛哭鬼起床方式,對他來說是基本款,不足以讓她起床,所以每次叫他起床,是另一種耐心上的折磨。
每當費盡九牛二虎力氣叫他起床吃藥後,因為愛哭鬼與我各為異性,不能監督他換完衣服,每次要求他回房換衣,每次都發現他都回到床上睡覺。😡😡😡
現在 如何叫醒起床
這件事情有在會議上提出討論,我們皆認為起床這個工作,也是工作訓練的一環,前提是必須先有良好的規律作息,「大嘴巴」因為工作回到康家時間不固定;「愛哭鬼」上學和回家,回到康家約在九點左右,能夠控制。因此,我們各別採取不同的分針指導,並且觀察後續狀況:
大嘴巴:
因為已經是成年人,已經清楚告知晚上熄燈時間,也提醒規律作息,如果大嘴巴自己選擇晚睡,結果自行負責。(以上清楚再次清楚告訴當事人)
早上,只會叫住民起床三次,分別是06 : 00、06 : 10、06 : 20。最後一次叫起床時,清楚告訴住民「這次最後一次,不會再叫你了。」,並且清楚得到住民的回應後,就不再提醒住民。
剛開始這樣操作時,有遇到大嘴巴的反彈,但因為有清楚告訴住民「最後一次」,所以他無法法抱怨什麼。進行一陣子後,大嘴巴自主調整睡眠時間,也慢慢地讓老師更容易在六點時叫醒他。
愛哭鬼:
因為回到康家的時間是規律的,所以可以控制睡眠時間。我們要求住民,晚上十點前刷完牙;十點十五前上床睡覺;大概十點三十分就會睡著了。
剛開始實施時,住民非常反彈,覺得為什麼要這麼早睡?為什麼不能用手機?和他解釋,並丟出獎勵機制後,住民才如先前承諾,去睡了。
愛哭鬼最大的問題是在起床方面,其他老師有用潑冷水;捏捏肩膀;直接拉開棉被;我呢?直接拿按摩搥敲打他的大腿側邊。不得不說,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每一次都能夠讓愛苦鬼起床,離開棉被後來吃早餐藥。
結 論
現在呢?他們兩人生活作息慢慢回到規律,雖然不能說完美,但可以看的到兩人的改變,這是好事。
讓結果能夠有正向發展的前提因素,還是需要和住民先行溝通清楚,在雙方清楚也同意的情況下,才進行接下來的計畫,對康家也是另一種保護。
留言
張貼留言